西南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集团成立全国首个“央企-高校”创新联合体,通过“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企校联合攻关、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新路。
创新科研范式,推进重大科技攻关
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创建由中国石油集团牵头、西南石油大学具体实施,西南油气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煤层气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为成员单位的“1+1+4”新型科研组织体系。编制创新联合体实施方案,成立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联合体办公室,实行联合建设、联合管理,推进长期科技合作。依托已建设的四川盆地油气地质及勘探研究中心、四川盆地钻完井工艺研究中心、钻井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等6个联合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开发、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等5个联合创新团队,以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实行校企双方共同作为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的“双首席科学家”“双项目长”制度,着力产出原创性、标志性和具有示范引领效应和应用推广价值的代表性成果。形成“川南深层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关键技术”“页岩长水平井段(1500-2000m)‘一趟钻’井眼保障技术”等重大成果。
汇聚优势资源,培养科研领军人才
建立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的人才培养联合体,通过“联合招收、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使用”的方式,构建“知识传授+联合攻关+创新实践+素质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辟人才流动政策特区,畅通人员交流渠道,实现企校人员充分流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访问学者制度,鼓励并派遣科研人员深入成员单位或驻校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两年来,学校聘任成员单位专家100余人为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创新中心负责人、创新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项目首席科学家,学校5名教师、20余名硕博生驻成员单位长期工作,双方共同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科研助理550余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班30余次,学校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或专家60余人。
科研科普结合,促进科技服务社会
积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围绕油气行业瓶颈问题,践行“3突出+4聚焦”科技创新战略,即突出理论技术创新的前沿引领性、突出核心技术突破的应用示范性、突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大标志性,聚焦深层油气/页岩气等重大战略领域,聚焦战略性、原创性基础研究,聚焦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产出标志性成果20余项,着力推动我国深层油气、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和技术革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兴文县群众、泸县县乡两级干部开展科普培训与科普讲座,向兴文县页岩气管理干部和威远县乡镇干部赠送科普读物,一年来开展科学普及、产业调查等活动30余次,提升社会对页岩气的科学认知水平,激发资源地政府、人民群众支持页岩气开发的合力。
健全联络机制,深化科技交流合作
完善内部沟通联络和日常工作协调机制,每年至少召开1次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会议,保证工作协调顺畅,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内部、室内与现场、线上与线下的多维度交流方式。两年来,学校内部各项目、课题、专题定期交流300余次,与成员单位联合野外考察、联合岩芯观察、现场交流100余次;发布《科技简报》8期,提交季度报告、年度报告近600套;搭建专门网站,及时公开或发布非涉密工作、项目、成果等资讯,保证校企攻关成果及时共享。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影响力。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建立“项目-人才-基地”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每年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学术机构和企业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坛)、学术讲座和交流研讨会不少于5次,提升项目攻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