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向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也是面向未来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亟须破解的难题。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始终遵循工科人才培养规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致力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注重协同培养人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产学结合、90年代深化产学研结合,到21世纪初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协同育人模式和制度体系。
跨入智能时代,面对新形势,学校积极应对科技变革、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以“面向智能时代的普通高校工科人才多方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3个国家新工科项目研究为抓手,以人才协同培养为主线,依循转变理念、重塑素质、协同融合、跨界合作的改革思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专题突破到综合实施、从改革试点到全面推广,开辟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拓疆之路,成体系地推进协同育人新融合,协同主体转向多元、协同内涵呈现多维、协同模式走向多样,逐步形成“多元·多维·多样”的人才培养大协同格局,探索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经验。
理念引领、理论引路,把好人才培养改革新方向
学校坚持以新理念新思想凝聚共识、引领改革。2017年启动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组织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大讨论,深化新工科理念认识,先后提出了“大人才观”“大工程观”“大质量观”“大协同观”以及“变与不变的人才培养辩证观”,引领人才培养改革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坚守立德树人不变、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变,统筹协同高质量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
学校充分认识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性,坚持以理论研究引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围绕新工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开展新工科教育专题研究,形成了《普通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论纲》,提供人才培养改革的依据。明确“面向智能时代工科人才素质要求”,提出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的总体目标、建设思路、重点任务、实施体系、组织保障、具体措施等;以冶金—材料专业链群改造升级为专题,探索传统专业改造升级路径等。
面向未来、素质重塑,构建人才素质新结构
学校以重塑学生素质结构为改革切入点,结合前期理论研究成果,构建集约化的“知识、智能、品质”三位一体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包括以科学逻辑思维掌握的科学知识、以人文思维掌握的人文知识、以技术思维掌握的应用技术知识、以工程思维掌握的专业知识;智能结构,由智慧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包含感知、理解等对客观事物独创的执行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品质结构,由理性的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取精神、勤奋踏实、协作共享的品质等组成。围绕新素质结构,学校出台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跨界重置课程新谱系,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将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综合性课程、交叉性课程、开放性课程,增设体现产业和技术新发展的工科核心课程;减少课内学时比例,确保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时,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等,突出学生知识、智能和品质协同培养。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如冶金工程试点专业针对产品结构升级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产业中的运用,增设了节能减排、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选修课模块。外国语学院开设冶金特色翻译课,探索“语言+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六维度六协同、跨界融通,打造校内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立足点,聚焦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和要素,从“三全育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资源平台、课内课外、创新创业等6个维度推进人才培养六协同,探索融合贯通式新模式。深化“三全育人”协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多“体”联动,全面覆盖,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和“十大”育人体系。推进学科专业协同。以冶金工程专业试点,加强学科跨界、专业交叉,走出“一主三化三结合”传统专业改造升级之路,构建冶金—材料、智能制造专业群,形成“工科+X(环保、大数据、物联网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机械类专业试点,跨界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学科,形成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和教学新体系,实施“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经过改革,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通过数量位于省属高校首位。新设7个新工科本科专业,35个专业进入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阵,其中国家专业建设点12个。加强课程建设协同。树立教学学术理念,实施协同教研,开展跨学科教学,推进无交叉不课程、无研究不开课,从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师团队、培养制度等方面,深化课程交叉融合。试点专业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一人多课、一课多人”协同教学;注重实验/实践教学融合,强化“虚拟仿真实训+工厂实践训练”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实施进阶式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实质性地开展知识交叉应用等。近5年,入选国家一流课程6门,建成国家共享视频课两门、省级慕课134门、线上课程500多门。促进资源平台协同。加强平台贯通、资源共享,建立以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校办产业多方协同的实训实践联合体,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实践平台体系,开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界培养。推动课内课外协同。延伸第一课堂,形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为依托的第二课堂育人供给模式,构建以传导压力、注入动力、提升实力、增强活力、形成合力、彰显魅力“六力驱动”为核心的课外育人机制,打造多部门协同的品牌项目,如“荟灵茶座”师生畅谈、“青春·礼赞”表彰大会等。深化创新创业协同。整合创新教育资源,成立萃智众创空间,构建从创意实现、创新实践到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培养学生跨界综合能力。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工程训练”课程,构建“三维一体、劳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深化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近5年,学生共获授权专利1139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88项、国家奖1083项、省级奖2798项,获A类赛事国家一等奖13项,荣获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四连冠”等。
多主体四合作、跨界融合,创建校外协同育人新机制
学校打破组织边界,加强跨界办学,协同多方主体,深化校地、校企、校际、跨境四合作,成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形成协同育人校地合作共同体、校企合作生态圈、校际合作新联盟、跨境合作国际化。特别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两大平台,深化产教科教融合。一是与马鞍山市合作创建“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产业学院”,打造“产业学院”平台。依托平台探索产教融合新形态。目前,140名学生正式进入产业学院的通信通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4个方向学习,建立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企业服务为一体的实体化运行机制,实施“四共”(共制培养方案、共施培养过程、共建实践基地、共评培养质量)、“四真”(真实任务、真实流程、真实场景、真实考核)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二是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创建“安徽工业大学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打造“人工智能学院”平台。依托平台打造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体,贯通科教产,开展跨领域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推进产教融合走向产教科教协同。
成果丰硕、推广应用,彰显协同育人改革新成效
经过6年的改革与实践,促进了全校师生教育思想观念大转变,以协同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新形态已呈现,学科专业走向跨界,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合力不断增强,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一批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跨界·融合·协同: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等4项成果获省级特等奖、8项成果获省级一等奖;6年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试点高校、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等称号。“面向智能时代的普通高校工科人才多方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改革成果,2019年5月获评教育部门中期检查“优秀项目”;2020年6月,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全国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项验收中鉴定为“优秀”;2020年11月,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项目主持人、安徽工业大学校长魏先文教授先后应邀参加“新工科与一流本科建设”研讨会、“新工科·新冶金”全国冶金高校校长论坛、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安徽省新工科建设推进会等,推介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经验。多家权威媒体以“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让学生收获别样精彩”为主题报道了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