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成都锦城学院聚焦学科专业建设,以打造一流学科专业为核心目标,以专业提质增亮、优化升级和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层层深化推进,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教育开好局、起好步。“对标竞进”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不断加码、升级,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并基于学科专业的革新,获批“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选建站单位”。
强化专业质量,突出特色优势,争创一流专业品牌。一流学科专业以“高质量”为前提。学校强调以评促建,抓好合格评估关键核心要素,严控重点环节工作,实施学科发展规范,多方评价考核驱动,以专业评估反哺专业建设,压实压紧责任,全面提升学科专业质量;一流学科专业以“谋特色”为抓手。摸清学校家底、分析外部局势,精准定位让特色优势学科率先活起来。充分发挥先手棋、关键棋的带动作用,分类、分层次建设一流专业。目前,学校全局性设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率先打造“网络与新媒体”等优势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型示范专业等优质专业共20个。
靶向未来供给侧需求,开启“逆向革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2021年,成都锦城学院正式启动第三轮岗位调查,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调整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建设未来型学科、未来型专业,加强软件硬件赋能,真正实现专业建设的“逆向革命”。例如,在新技术教育赋能的基础理念上,学校创办人工智能学院。2020年,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开办资格,创新研制“人工智能+X”方向班,组建高学术水平教学团队,配套建设5G应用创新、BIM、融媒体等行业领先的实验室平台等一系列革新举措促成2021年招生率大幅上升(同比增长50%),新技术专业建设广受好评。
坚持创新导向,健全多态融合机制,打造“锦城四新”学科。就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引发的一系列链式反应,学校贯彻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成都锦城学院确定“三维T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采用“文工融合、理工渗透、工管交叉、工艺结合”的“跨学科融合”机制,创建“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的“锦城四新学科”。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赋能传统学科,打破现有学校学科、学院、专业之间壁垒,实现多态融合,助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学校已获批3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并积极申报“双万计划”,打造新一批文工融合的金专及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