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设计教育:践行“社会主题型”人才培养理念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12 11:35:59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校区内处处演绎着生机盎然的乡土美学,是新时代校园育人、以美育人的践行者,其独特的艺术人文生态被誉为“极具幸福感的学校”。作为中国较早的设计分科教育倡导者,川美设计教育多年来秉承“设计服务民生”的宗旨,坚持对接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以“思政+设计”服务“大西部文化传承创新、大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大后方新基建装备设计”,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践行“社会主题型”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以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为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川美方案”。

从城乡落差势能到设计创新动能

川美将设计助力乡村纳入“社会主题型”人才培养,洞察从城乡落差势能到设计创新动能的转化:一是“城市中心”带来城乡收入、资源及区位“三大落差”。收入落差驱动农民进城,资源落差造成乡村发展方面诸多劣势,区位落差引发差序格局、辐射乡村不足。二是从“落差势能”到“设计动能”。设计赋能劳动力增值,将体力劳动转为有意味的创意活动,吸引农民返乡;设计激活乡村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不同于城市的图景。三是培养“农民设计师”是实现转化的关键。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团队送设计下乡,体察民生,拜农民为师,培养脚踏田野的“农民设计师”。师生运用乡土语言、原生材料、传统技艺,为重庆宝坪等村打造留住青山绿水、系住乡愁的品质提升范本。

川美乡建设计特色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川美师生在地设计的乡建经验:一是突出创意设计,充分赋值聚能,让产品美起来。将乡村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重新提炼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元素,以“文化+农产品”为介入点,将“绿色”“乡愁”要素融入生活美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突出服务设计,完善供销链条,让商业活起来。川美团队按照“产业融合、业态整合、线上线下结合”理念,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创新适宜乡村发展的新零售供销服务系统,兼顾其生产效率、农户体验与互向价值,重塑乡村商业空间。三是突出组织设计,强化利益联结,让乡村动起来。川美团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乡村从物到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解析,组织设计让农民参与产业链,分享产业收益,实现有效组织乡村和共同富裕。

川美团队挖掘乡村文化,以“将军”创意赋能升级,成功打造“将军柠檬”品牌。次年“将军柠檬”产值4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多个,与邻区县共建成渝双城经济圈“柠檬金三角”。

“社会主题型”人才培养模式

川美设计育人理念由“专业技能型”向“社会主题型”转变,牢固把握“文化可持续”“绿色可持续”两个兼具前沿与特色的社会主题,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线索,深度融入各专业、各层次、各阶段的设计教学与实践,不断迭代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来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以设计思维与艺术表现等台课程体察中国乡村,二年级以问题意识和设计方法等课程聚焦乡村问题,三、四年级以学科专业交叉、在地化课程群进行乡建实践,形成“战略所向课群化·教学内容在地化·实践成果服务化”的川美育人特色。

一是理论讲授:理解设计情境,培养家国情怀。学生思考从“物”转向“关系”,弥合乡村在地知识和现代设计知识,联动城乡促进乡村绿色发展。二是行走田野:拜农民为师,为农民设计。师生深入乡村现场,考察在地资源,进行在地设计,围绕学科前沿、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维度立体化地塑造新时代“人民设计师”。三是设计聚能:助力乡村发展,提升文化风貌。将“国家战略所向、产业转型所需、社会发展所急”融入“设计基础—专业通识—域内知识”教学体系,以递进式、连接式课程对接区域发展。

教育部门领导一行调研川美,对川美人才培养表示赞赏,并在普通本科高校“四新”建设推进会上称赞川美在融通技术与艺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新探索和新举措。

川美在新时代成功探索“社会主题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川美方案”,构建培育“人民设计师”新模式,持续开展“为农民设计”新实践,成效显著:获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产业扶贫优秀案例奖;设计学科B+,在同类学科中居西部之首,支撑建设六个国家一流专业。率先提出“设计介入精准扶贫”并以成果展及论坛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题型设计。通过思想熏陶,为城乡建设、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培养了万名设计师和艺术家,千名学生在企事业中担任负责人和骨干,西部地区就业率达60%以上,服务西部边疆地区对设计人才的渴求。学生小鲁扎根重庆市酉阳县,以服务设计思维优化农产品上行链条,惠及群众,获评重庆市青年扶贫带头人,被誉为“裤脚沾满泥土味的农民设计师”。

标签: 四川美术学院 乡村振兴 西部大开发 生态文明建设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