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借力网络技术,活化育人效果
2020-10-28 11:41:09 来源:光明网
1
听新闻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与时俱进,运用先进技术创新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是重要手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立足武汉红色文化资源,将传统课堂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辛亥革命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守正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虚拟历史场景,引发情感共鸣。历史无法重演,但历史现场却可以通过现代技术重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互联网上呈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历史情境,提供一种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的教学体验与学习体验,有助于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际,开发出“辛亥革命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重点模拟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利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并通过分步实验不断再现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过程和结果。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真实感受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原生态场景,还可以通过互动真实再现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在这种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下,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加深对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认识,还可以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借力网络技术,活化育人效果。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将已经发生的历史场景还原,将大量抽象化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将历史知识嵌入到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有助于学生在虚拟空间中与具体化的人物进行“接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活化了育人效果。通过“辛亥革命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学生不仅可以直观看到辛亥革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线索展品,了解、学习并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虚拟交互的方式与相关人物进行交互甚至“扮演”相关人物角色,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现场感”。另一方面,通过虚拟仿真和交互,再现历史场景,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剖析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中国革命的规律性,引导大学生完整、准确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充分感悟“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此外,通过交互,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实现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教学”的转变。

打破时空限制,延伸教学空间。虚拟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延伸了教学空间,把教学从教室空间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教学形式,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有效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登录项目平台,自由穿梭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多个场景,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延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每个虚拟仿真的历史环境中学习,并通过作答有针对性的习题考查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新颖的形式和灵活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吸引力。融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历史体验中感受和“亲历”历史进程,主动接受精神和文化的洗礼与熏陶,进而激发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的信息传递、开发和利用,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创新,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极大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作者:岳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