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名校”的标签和光环,也有广阔天地
2020-10-12 17:07:20 来源:荆楚网
1
听新闻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清北专场”人才招聘公示图引发热议,其下属的8个街道办录取的职工都出身知名高校硕博。在大众的潜意识里,高学历人才往往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更坚实的创新精神,相比于街道办的琐碎工作,他们更应去往国家尖端科技研究领域及大型企业管理层等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岗位,这些基层工作似乎浪费了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培养,产生“人才错配”的观感。

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对优质人才抱有着较高期待,但对清北毕业生的扁平化想象也无疑会加深公众对高知人才的刻板印象。如若仅仅为这些人贴上“名校”的标签而不考虑其背后的个性化特征,并用这样的标签结合基层的“低行政级别”,便草率得出人才与岗位不适配的结论,既过分贬低了基层岗位的社会价值,又反映出功利主义的色彩,显然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初心。

“人才错配”观点的本质就在于把人当作工具栽培却没有尊重个体差异,接受不同个人经验和价值观念衍生出的个人追求。摆脱“名校”的标签和光环以及“钱途”的束缚和压迫,这些年轻人同样用自己的选择为缺乏多元职业发展观的青年人们上了生动一课。不论是投身琐碎繁冗的街道事务,在人间烟火中感受大国的崛起和腾飞;还是潜心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在科学与思维的碰撞里体悟身为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生命的变数把握在这些“后浪”手中,他们中既有像李雪琴这样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痛点巧妙组合,利用脱口秀节目传达现实关怀的北大新闻系高材生,也有像“鹤姑娘”徐卓这样大学一毕业就毅然选择从事动物保护事业的动物守护神,更有在洪灾来临时“冲锋陷阵”的人民子弟兵……“哪有什么博士、硕士,上了堤坝都是保卫人民的战士”。他们也许乘风破浪,也许扎根一线、默默无闻,但他们都秉持着为民情怀与奉献精神,而这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也使他们得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一大批心系家国的时代新青年中,有的来自顶尖学府,也有的毕业于普通高校。诚然,高学历人才在市场中占据着更大优势,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校园时就具备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良好平衡和统一,因而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他们普遍拥有更大的择业空间和择业主动权。但一张印着名校logo的毕业证书真的能确保你“高枕无忧”?怠惰者有如那些因成日窝在寝室打游戏而成绩单挂彩、一无所获的学生,奋进者有如张霁,从三本和双非逆袭,最终高薪入职华为,助力 “中国创造”渡过未来国际竞争的难关。如果说学历决定了我们可以表演的舞台,那么自身的拼搏则毫无疑问可以为你开拓新的战场并决定演出的精彩程度。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当青年一代不再被刻板印象拘束,也不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愿意将自己的选择与时代主题相联系,用多解回应个人与国家的发展命题,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舒佳丽

指导教师:姚昱帆

学校:中国计量大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