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干“底层工作”即浪费?
2020-09-22 13:44:30 来源:环境津网
1
听新闻

最近,“95后”海归硕士孙正阳回国应聘汽车维修工。按理说,这只是个人的职业选择,没想到却在网上引发很大争议。

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10多年前,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曾引发了一场“名校毕业生卖猪肉,是否属于人才浪费”的社会大讨论,至今仍未停歇。近几年,从清华毕业当保安,到研究生卖牛肉粉,高材生从事“底层工作”的新闻,每每都会触动舆论神经,甚至引发“读书无用”等吐槽。在一些人看来,拥有如此高配“出厂设置”,却从事一些“不入流”的工作,完全不符合“精英人设”,实在是大材小用。

如此议论折射出的其实是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文凭崇拜”。在他们看来,从名校毕业,却没能拥有耀眼的职位、丰厚的薪水,似乎就是一种失败,甚至于“欠社会、家庭、学校一个交代”。

今天,当我们关注高学历人才的职业选择时,应秉持更加理性的态度,抛下固有的身份成见,多一分设身处地的共情。他们选择这份职业,是否符合个人兴趣?他们能从中获得哪些成就感、幸福感?如果这份职业能让人生变得更美好,理想变得更丰满,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别人的选择呢?

如今,陆步轩已创立了自己的猪肉品牌,在许多大城市设立了直营店,身家过亿元。从“给母校抹了黑”到“卖猪肉不丢人”;从被戏称为“北大屠夫”,到如今把卖猪肉这件事做到极致,实现财富自由,这样的人生“逆袭”充满了正能量。

在今天这个时代里,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工作职位,主动融入市场大潮。对于他们的选择,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感到“莫名惊诧”。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权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更何况,这些基层打拼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面对多样化选择,我们既鼓励从名校毕业,想要从事一份“光鲜”工作的期待,也应尊重那些勇于打破常规、遵从内心想法的选择——从事什么职业、如何规划人生,都是个人自由。只要市场有需求,个人有兴趣,未来有前途,就是最好的职业选择。在尊重之余,不妨多给他们一些掌声。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