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锤子敲口罩鼻夹3000次、给近4000个口罩一一装袋、为口罩加装呼吸阀近2000个……这是22岁的东北大学本科生许铮豪的假期工作清单。2月11日,许铮豪了解到,家乡张家港一家口罩厂急需志愿者协助加班生产医用N95口罩,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仅4天的时间,许铮豪就和其他志愿者争分夺秒,赶工做出了近万个口罩。“虽然会感到疲倦,但是想起那些每天战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就感觉浑身都有劲儿。多生产一个口罩,就多一份安全保障!”许铮豪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东北大学,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把劳模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爱劳美校”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发挥优势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让劳动精神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讲劳模”“劳模讲”,让劳模文化研究成果进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东北大学这所自1923年成立时就以“知行合一”为校训的高校,初创时就建有校办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现如今,这所大学仍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 。知行合一的光荣传统,为东北大学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从孟泰、王崇伦、王进喜,到郭明义、李超、姜妍,一个个扎根广袤黑土地的劳动模范,为全社会树立起劳动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深植“长子情怀”,形成了优良的劳模文化传统。
依托地域优势,汲取东北劳模文化的营养,东北大学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整理课题理论成果、挖掘课题思政元素,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课堂的教学改革,让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衔接,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为榜样,凭借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大国伟业的基石,也是推动中国制造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全国劳动模范杨建华所作的报告,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何为工匠、何为工匠精神!那种勇于学习、不辞辛劳的精神令人震撼!杨建华始终工作在一线,却鹤发童颜,身子骨硬朗,这给了我们热爱劳动的动力,激发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报效祖国的决心。”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郝云瑞同学感慨道。
掌声阵阵,笑语声声。2019年12月5日,全国劳动模范、沈阳鼓风机集团教授级首席工人专家、东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杨建华,应邀走进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以“舞台可以简陋,演出应该精彩;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应该崇高”为题,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1966年被评为“毛主席的好工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十九大代表、沈阳鼓风机集团副总工程师姜妍,“雷锋传人”郭明义……2017年起,一支由全国、省、市劳模组成的特聘教授队伍走进东大思政课堂,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需求定制劳模授课各种模块,实现菜单式、个性化授课。
与此同时,东北大学还依托“一五一十”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名家讲坛”“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等讲座报告,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林走上讲台,为东北大学500多名师生讲述“钢铁长子”的责任与担当,与青年学生分享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理想的经历。
“在课堂教学中,东北大学注意讲劳模、劳模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理层面深度研究和阐释新时代劳模精神,同时聘请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进课堂讲劳动、劳动模范、劳模精神,让受教育者对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产生敬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鹏颖表示。
东北大学信息学馆308室,博士生们正在火热地进行着“头脑风暴”活动,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化光教授的名字命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坐落在这里。
工作室以张化光教授所在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为依托,在张化光的带领下,凝练出了“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的“两更三出”的奋斗目标。专注于智能控制这一高精尖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全体成员共实施了30余个创新项目,在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劳模的实干精神擦亮了工作室“创新”的名片。
爱劳美校,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悟幸福、淬炼成长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
近年来,东北大学一直将劳动精神融入班集体建设和日常学习生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以美化校区环境为己任的校园风尚,培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文化。
初秋时节,浑南校区的一片远期规划用地上,74亩毛豆大获丰收。学校划出一定区域组织学生采摘,采摘的大豆统一回收送到食堂加工成豆浆、豆腐,并在各校区食堂免费供应,让同学们品尝劳动的幸福。一时间,象牙塔里的学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欢声笑语、挥汗如雨。
这是东北大学“爱劳美校”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巧妙地利用这块用地的空档期,给予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绿色生态的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收获的不易。
采收大豆只是劳动教育的一个环节。活动共包括“启动仪式:播种希望”“中期养护:浇灌茁壮”“总结收获:采撷硕果”三个篇章,来自两校区的百余名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亲身体验大豆栽种的过程,亲身经历田地整理、灌溉捡苗、采收总结等环节,体会劳动的喜悦。
“刚知道采摘毛豆的消息时,觉得很有趣,可以在食堂吃到自己采摘的食品。同时,对于从未亲眼看过毛豆如何生长的同学来说,也算是增长一番见识。”学生涂明有感而发。
“《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劳动者的不易,向所有为我们美好校园默默付出的工作者致敬。”文法学院学生刘诗雯在这看似趣味的活动中有着自己的感悟。
接地气,所以有朝气,只有让学生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让学生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从上海嘉兴的一大红船到陕西延安的枣园,从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到炊烟袅袅的乡镇,从井然有序的工业车间到捉襟见肘的扶贫村户……东北大学师生每年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奔赴祖国各地,在红色故地中受教育、在踏实劳动中长才干,在服务社会中做贡献。
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更多的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国情,扎根大地,涵养不畏艰辛、崇尚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年多来,每逢周六下午,东北大学日光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都会去时代芳华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年逾八十的刘奶奶双目接近失明,行动迟缓,但一听到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孙小瑜的声音,老人就会立马开心地站起来迎上去。孙小瑜搀扶着老人在楼道里散步,为她按摩,听她讲年轻时的事,有时候还给老人带件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小礼物……“我很珍惜与刘奶奶相处的日子,在我心里,她就像我的亲奶奶。”
2017年起,东北大学就将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课;2019年,学校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设置了8个实践学分,坚持暑期、日常、寒假、专项、海外社会实践“五位一体”,连续19年开展“理论之光”“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年均组织重点社会实践团队700余支,覆盖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迄今为止,学校构建了涵盖扶贫助困、社区服务、阳光助残、校园义工、城市建设等10大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年均开展活动1300余期,参与1.5万人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还荣获第1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劳动教育,是人成长的必修课,东北大学正在把劳动从课堂上的价值召唤,转变为砥砺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